图片来源:中新网 盛夏的池州,绿意盎然,生机勃勃。7月7日,首届“以竹代塑”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于池州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,这场盛会不仅汇聚了来自政界、业界和学界的精英,
图片来源:中新网
盛夏的池州,绿意盎然,生机勃勃。7月7日,首届“以竹代塑”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于池州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,这场盛会不仅汇聚了来自政界、业界和学界的精英,更彰显了池州市乃至安徽省在竹产业发展道路上的创新与决心。大会由贵池区委常委、区委书记马胜利主持,池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霞、国际竹藤中心党委书记、副主任尹刚强等领导嘉宾纷纷到场,共话竹产业的未来蓝图。
贵池区,这片位于安徽省的绿色宝地,拥有广袤的竹林,总面积达20.1万亩,其中毛竹面积占14.98万亩,立竹数量高达4200万根。近年来,贵池区致力于竹资源的优化利用,通过建设笋竹两用林示范基地和竹子科技示范园,不仅为当地竹加工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优质原材料,更促进了竹制品产业的蓬勃发展。目前,区内共有竹加工企业22家,产品种类繁多,包括竹制吸管、竹筷等,年产值已突破11.21亿元,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。
据国际竹藤中心党委书记、副主任尹刚强介绍,截至2022年底,中国竹产业产值已超过4100亿元人民币,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7.5亿美元,充分体现了竹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、生态保护和社会福祉方面的重要作用。竹产业以其独特的经济、生态和社会效益,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、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典范产业,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。他强调,国际竹藤中心将继续发挥科研和技术优势,与池州市保持紧密合作,为竹产业的科技平台建设、人才培养、标准体系构建等提供全产业链的支持,共同推动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科技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。贵池区积极拥抱科技创新,与国际竹藤中心、中国林科院林化所等科研机构深度合作,建立了竹制品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,引进了4名高科技人才,制定了5项行业标准,获得了4项发明专利,成功培育出新型竹吸管产品。此外,贵池区还鼓励企业引进智能制造设备,优化技术工艺,为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面对全球塑料污染问题,池州市积极响应国家“以竹代塑”的号召,成为“以竹代塑”试点城市之一。2023年,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《加快“以竹代塑”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,为池州市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。在贵池区,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、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和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继涌现,形成了竹产业的集聚效应,为“以竹代塑”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池州市不仅注重竹产业的经济价值,更致力于推动其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。贵池区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,开发了“竹海”、“竹林风景线”等生态旅游项目,构建了以“文化休闲体验、乡村休闲旅居、山水养生度假、研学休闲旅行”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。九华天池景区和安徽罗城民歌文化旅游景区的成功案例,证明了竹林资源的生态价值与旅游吸引力,为池州市竹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。
首届“以竹代塑”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成功举办,不仅展示了池州市竹产业的雄厚实力和巨大潜力,更为“以竹代塑”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。在政府、企业、科研机构和市场的共同努力下,池州市正逐步探索出一条以竹为媒、绿色发展的新路子,小竹子正逐渐成长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。未来,池州的竹产业将在科技创新、产业升级、市场拓展等多个维度上持续发力,书写更加辉煌的绿色篇章。
好文章,需要您鼓励一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