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智多谋 - 以竹代塑|以竹代粮|以竹代饲|以竹代钢|以竹代木|以竹代棉 - 竹产业资源第一平台

大关县:以筇竹为笔,绘就乡村振兴的绿色诗篇

大关县被誉为“中国筇竹之乡”,竹林茂密,山青水秀,正以筇竹为媒介,深耕农文旅融合,赋能乡村振兴,探索出一条绿色生态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。

  在云贵高原的怀抱中,大关县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竹资源,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。这里,被誉为“中国筇竹之乡”,竹林茂密,山青水秀,正以筇竹为媒介,深耕农文旅融合,赋能乡村振兴,探索出一条绿色生态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。

  一、绿水青山中的农文旅融合探索

  4月的春风中,大关县迎来了第二届筇竹文化节,来自四面八方的竹类专家、企业代表汇聚于此,共同见证和探讨大关县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上的新实践。作为“中国瀑布之乡”,大关县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与文化资源,以筇竹产业为核心,推动农业、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,旨在打造生态宜居、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。

  二、政策引领,产业兴农的坚实保障

  大关县围绕“一县一业”战略,确立了以筇竹产业为龙头的绿色发展道路。通过科学规划,编制了《大关县“一县一业”筇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(2018—2026)》,明确发展目标,提出“打造旅游百亿元支柱产业”,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从政策、资金、技术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。政府主导,社会参与,群众融入,共同构建起“筇竹+文创+旅游”的融合发展模式,激活乡村经济,提升旅游服务接待水平,打造出一个个兼具自然风光与文化魅力的乡村旅游品牌。

  三、产业深耕,竹林经济的全面升级

  大关县以“生态建设产业化、产业发展生态化”为理念,致力于将筇竹产业打造成为“绿色食品牌”,计划打造100万亩筇竹,产值目标直指100亿元。通过竹笋加工、竹材加工的“一体两翼”发展策略,构建集科研、加工、物流、旅游于一体的筇竹产业综合体,形成竹笋、竹家居、竹建材装饰、竹林旅游等多业态集群。这不仅延伸了产业链,提升了产业附加值,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,预计到2035年,筇竹产业将实现100亿元以上的产值,成为践行“两山理念”的生动范例。

  四、文旅融合,激活乡村旅游新活力

  大关县深挖竹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内涵,通过举办“筇竹文化节”、“笋王竹王大比拼”等文化活动,将乡村旅游与文化体验紧密结合,让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,感受深厚的竹文化魅力。依托苗族“花山节”、彝族“火把节”等民俗文化活动,大关县打造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,实现了从产区到景区、产品到商品、民房到民宿的转变,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体验式旅游产品,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。

  五、科技引领,一根竹的30年情缘

  西南林业大学董文渊博士团队与大关县结下了不解之缘。30年来,董文渊教授和他的团队深入研究筇竹,从生物学特性到保护与培育技术,填补了筇竹研究的空白,为大关县筇竹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。董文渊教授坚持“文化是产业灵魂,科技是产业根基”的理念,推动了筇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,让这一珍稀竹种不仅成为生态的守护者,也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。

  六、生态优先,绿色发展的未来展望

  大关县的筇竹产业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活动,更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实践。通过科学种植、生态恢复和低质林改造,大关县不仅提高了森林覆盖率,还通过以竹代塑、以笋代粮等策略,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,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。目前,全县竹林面积已达到116.53万亩,2023年竹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,惠及17.3万竹农,人均增收显著。

  结语

  在大关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,筇竹产业正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生长,它不仅滋养了这片土地,更滋养了人民的生活。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、科技创新引领和政策的持续支持,大关县正逐步实现从贫困山区到绿色富裕的华丽转身,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。未来,大关县将继续深化产业转型升级,以筇竹为笔,绘制出更加绚丽多彩的乡村振兴画卷。


+1
0

好文章,需要您鼓励一下

声明:本文来自于竹智网,作者:小竹子,授权竹智多谋(zzdm.cn)转载发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