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智多谋 - 以竹代塑|以竹代粮|以竹代饲|以竹代钢|以竹代木|以竹代棉 - 竹产业资源第一平台

“以竹代塑”铺就赤水特色致富路

农发行赤水市支行创新金融模式,建立"龙头企业+收购商+竹农"联动机制,解决竹原料收购资金难题,推动竹产业"林纸一体化"发展,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,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宝

  赤水市,作为全国知名的“中国十大竹子之乡”之一,自2001年起,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,通过实施退耕还竹战略,充分利用黔北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,推进了20万吨/年竹浆林纸一体化工程项目。经过十多年的努力,该市森林覆盖率成功提升至80%以上,竹林种植面积扩大至约140万亩,确立了其在中国竹产业中的领先地位。

  然而,竹产业发展过程中,小微企业性质的竹原料收购商面临资金短缺和融资难题,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了竹农的权益保障,也制约了产业链的健康发展。为此,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赤水市支行及时介入,依托赤天化纸业的强大需求背景,创新性地建立了“产业化龙头企业+竹原料收购商+竹农”的联动机制,及工业反哺农业的良性循环模式,有效推动了产业链的稳健发展。

  农发行赤水市支行结合实际情况,设计了一套基于竹原料订单融资的解决方案。通过这一方案,竹原料收购商从竹农手中收购竹料后,销售给泰盛(贵州)林竹发展有限公司(简称“原料公司”),再由原料公司供应给纸业公司用于浆板生产。该策略以竹原料的订单合同为基础,为收购商提供融资支持,不仅缓解了收购商的资金压力,也保障了竹农销售收入的及时到账,同时维持了纸业公司的稳定原材料供应,形成了四方共赢的良好局面。

  这种创新的金融支持模式,不仅推动了赤水市竹产业“林纸一体化”供应链的稳健发展,增强了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能力,还直接带动超过3000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,成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与扶贫攻坚相结合的成功案例。此外,该模式的成功实践,充分展现了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地方特色产业转型升级、普惠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,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,缔造了一个政府引导、企业主体、农户参与、金融机构支持的多方共赢局面。

  赤水市的这一创新实践,为竹产业以及其他地方特色产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,展现了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相结合的巨大潜力。(AI综合)


+1
0

好文章,需要您鼓励一下

声明:本文来自于竹智网,作者:小竹子,授权竹智多谋(zzdm.cn)转载发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