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智多谋 - 以竹代塑|以竹代粮|以竹代饲|以竹代钢|以竹代木|以竹代棉 - 竹产业资源第一平台

四川纳溪:"以竹代塑"开启绿色发展新篇章

四川纳溪区立足竹资源优势,打造"竹制新材料+竹家居用品+竹食品药品+竹工艺品"产业链,探索"以竹代塑、零塑转型"新路径。2022年,竹产业实现产值86亿元。纳溪区将继续完善产业链,推动传统竹产

  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,96万亩竹海绵延,竹子不仅是这里最重要的生态资源,更成为该区探索绿色发展的"金钥匙"。近年来,纳溪区立足竹资源优势,重点打造"竹制新材料+竹家居用品+竹食品药品+竹工艺品"产业链,持续探索"以竹代塑、零塑转型"的新路径,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2022年,纳溪区竹产业实现产值86亿元,绿色发展硕果累累。

  纳溪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,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竹子生长条件得天独厚。漫步纳溪的街头巷尾,随处可见竹制品的身影。村民们编制竹制品,不仅为了增收,更为了传承父辈的技艺。收纳物品用竹簸箕、睡觉躺竹席、扫地拿竹扫帚、出行穿竹斗笠……几千年来,"竹"文化早已融入纳溪人的血脉。如今,随着"以竹代塑"理念的提出,竹子在纳溪人生活中的作用被赋予了新的内涵。

  为推动"以竹代塑"产业发展,纳溪区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。2017年9月,纳溪区与国际竹藤中心合作,成立西南地区首个竹藤研究院和竹藤产业研究院,为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咨询服务。目前,纳溪区已建成6个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,培育出"清竹园""英正辉"等由西部国际高新林竹产业园入驻企业原创的知名品牌,依托"林业+培训",创新打造竹产业科研培训基地,培训外国竹编技工200余人,助力纳溪"以竹代塑"产业快速发展。

  招商引资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。纳溪区将"以竹代塑"产业链相关企业作为招商重点,集了以竹粉等为原料生产可降解吸管的"以竹代塑"企业5家,"以竹代塑"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企业2家。近期,纳溪区还与五粮液集团签约,携手打造年产20万吨特种竹纤维材料项目,填补西南地区空白。目前,纳溪区已引进"以竹代塑"相关企业12家,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。

  科技创新是引领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。纳溪区与国际竹藤中心等23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西部竹产业创新发展联盟,促进竹产业科技成果转化,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,研发竹产品30多个系列、100多个品种。纳溪区诸多林业龙头企业正从传统的竹产品生产向"以竹代塑"转变,生产的竹制精品价高畅销,远销海外。

  走进西部国际高新林竹产业园的竹制品展厅,各类竹工艺品琳琅满目。"这个竹工艺灯罩,只用了200克竹篾,市场售价380元。"纳溪区林业和竹业局局长唐廷俊介绍,纳溪诸多林业龙头企业正从传统的竹产品生产向"以竹代塑"转变,产品远销海外。"目前,我们对20台(套)竹浆模塑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,预计今年6月投产,将年产4000吨竹浆模塑制品,产值1.12亿元。"英正辉昊阳竹浆模塑制品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,企业利用纳溪丰富的竹资源生产的包装产品,广泛用于餐饮、生鲜、电子等领域。

  在纳溪,竹编技艺代代相传。粟氏家族的竹编产品久负盛名,粟代良作为家中第五代篾匠,入选区级非遗竹编技艺传承人。"制作竹编作品,包括定画、选料、刮竹青、开片、起篾、晾晒、防腐、染色、洗色、分丝、提花等近20道工序,每一道都需要匠心制作。"粟代良表示,作为纳溪区书香竹编传承人,要有灵巧的手力和敏锐的眼力,在尊重与创新中传承传统技艺。1月3日,在纳溪区丰乐镇石通村,60岁的村民张世银在自家院坝,为乡邻辅导竹编技艺。院坝的围墙上,挂满了小提篮、竹扇、袖珍背篓等竹编制品。张世银儿时因病致残,失去行走能力。但他乐观面对,从小苦练竹编技艺,编制的竹制品耐用美观、供不应求。

  如今的纳溪,竹制品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,人人争做"以竹代塑"的践行者,为推动绿色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"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完善'以竹代塑'产业链,加快科技成果转化,推动传统竹产业提质增效、绿色转型,让'竹'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。"纳溪区负责人表示。


+1
0

好文章,需要您鼓励一下

声明:本文来自于竹智网,作者:小竹子,授权竹智多谋(zzdm.cn)转载发布。